大家好,我是鱼多多。
SPS, LPS缸我们都玩得很遛了。
但是NPS珊瑚,像黑炮仗,鸡冠花,海柳,海扇,海树珊瑚,在我们海缸中被喻为插花品种。
直到最近我与驿站论坛上面的 「糕手」聊过,才知道已经能养了。
下面我将分享NPS饲养的难点以及原因。再聊聊养NPS的系统 - DyMiCo系统。
看完后,你也可以来一缸NPS。
预计阅读时间: 13分钟,没时间的话先收藏一下
什么是NPS?
像海棉,蜘蛛海棉,鸡冠花,黑炮仗,都属于NPS珊瑚。
而火炎贝(闪电贝),羽毛海星属于滤食性动物,与NPS珊瑚食性相近,
它们是没有虫黄藻的珊瑚,我们统称它为NPS (Non-photosynthetic)。
生物学称这类珊瑚为异养动物。
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Heterotroph)。
玩过NPS缸才知道自己成了海缸的保姆
因为NPS需要不断喂食,而过高的营养盐又有可能会杀死它们或导致倒缸。
所以既要不断投喂,又要大量换水,是不是很矛盾呢?
我个人是非常佩服玩NPS的玩家,特别是那些已经玩了好几年的。
长期以喂食和换水为伴,并坚持不懈地和NO3 PO4营养盐作斗争。
NPS缸,一旦入坑,爬不出来了。
设备要求极低的NPS海缸
养NPS的门槛非常低,甚至连灯都不需要,因为它们不吃光嘛,电费省了一笔。
对造流也没有特别的讲究。
就是温度需要低一点, 一般是在22-24 低温,个别品种低至18度。
对应的NPS珊瑚也非常实惠,我们都知道养不活,没有商家进口,大部分是国产珊瑚,白菜价。
灯光太强会晒死NPS么?
有鱼友反应,将NPS养在SPS缸里,高光区下面暴晒,没多久就挂了。
真的是这样么?
其实即使不晒,也撑不了多久。因为SPS缸水质太干净,这些NPS没有东西吃以后就解体了。
少部分有虫黄藻的海柳确实能靠吸光勉强存活,但大多还是养不活。
单靠虫黄藻是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来生长。如同一颗中空的树干,稍微有点波动,就直接挂了,更不要提生长了。
NPS存活的关键: 被我们忽略的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是指在水体中漂浮的大群生物的统称,它指代多种不同大小的生物。
我以前常认为是藻缸里肉眼看见的那些小虫子就是。
浮游生物根据大小分为几类,分为纳米,微米级别。
包括第一级的蓝细菌,古细菌,纳米级别。
第二级的浮游植物,如硅藻和甲藻,微米级别。
大一点的就是小型甲壳动物,像轮虫,鞭毛虫,微米级别
碎屑,比如我们所谓的珊瑚粮,毫米级别
常说的浮游生物,其实是很难看得见和感知的。除非量足够大,像新闻说的赤潮。
对于我们的软体与硬骨珊瑚来说,没有浮游生物,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它们身上的虫黄藻吸收阳光后,就像植物一样发生光合作用供给珊瑚营养。
而NPS它们完全依靠进食来保持营养,一旦缺失足够的食物,它们就会慢慢死去
NPS珊瑚如何进食?
圣诞树管虫的身体自带小水泵,会通过抽水过滤的方法,像一个24小时的过滤器从水中滤食。
鸡冠花,海柳则通过身上的小手手主动捕获靠近身边的食物颗粒。
现在我们明白它们的毛为什么这长了,完全符合达尔文进化论原理。
以后见到那些长毛的珊瑚或海水生物就懂了,那些都是它们的"手"。
珊瑚粮能否养活NPS?
除了部分繁殖玩家会关注轮虫和绿藻外,一般玩家平时用不到这些。
珊瑚没东西吃?我们认为直接倒珊瑚粮就好了。
看广告不是很精彩么?珊瑚粮一下去,白蒙蒙一片,那些脑珊瑚,澳洲甜甜圈都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吃。硬骨的毛长长的,都能体现到珊瑚粮的作用。
然而,珊瑚粮的密度远低于这些滤食性珊瑚的要求。浮游生物之所以能提供足够的营养,是因为它们携带了氮和磷。而这些正是我们想法排走的东西,大排量蛋分在SPS/LPS缸功不可没,但在NPS缸却是反作用。
此外,滤食行为是持续24小时的,你需要不间断滴定珊瑚粮。也真有鱼友用电冰箱加滴定改造出一个喂食系统,不过这太麻烦了。
既然食物稀缺,意思是水不够肥就会死去,那我投多点珊瑚粮可以不?我用意大利餐(各种海鲜混碎)可以不?
确实可以,但问题是投喂过度,又导致水质的快速恶化。投喂太少,又吃不饱,两者是博弈。
正因为这个原因,只有极少数的鱼友会去挑战NPS海缸。
海水驿站论坛上有 Siro 和 Brush都是五年以上NPS缸玩家,放弃的念头出现了几十次了。如果不是真爱,如何走到今天。
但是,我们只是延长了它们死亡的时间,不生长还不叫成功。
驿站鱼友 汕头玩家Siro的NPS缸
驿站鱼友 汕头玩家「糕手」的NPS缸
真正复制海洋的系统是不需要蛋分的!
DyMiCo 全称是 Dynamic Mineral Control 意思是动态元素控制
它能够产生足够多的浮游生物,让我们能在海缸中饲养NPS珊瑚,即使那些超高难度的品种,也能搞得掂。
这个系统并没有将关注点放在营养盐排出,而是自然界生态系统重建在海缸中。
所以是不需要换水,也不需要添加微量原素,更不需要用蛋分。
不换水,不加微量原素,不用钙反,是不是有点吹牛逼的感觉?
要知道,我是每周坚持换水的信徒。
直到我看到了下面这几个缸的视频,还有水族馆也使用了,才不得不服。
DyMiCo系统原理,你以前就懂了
简单理解这个系统就是由监控器(ORP + PH),控制碳源,然后用厚沙系统去硝, 沙床同时充当钙反就好。
下面具体说说,有一点烧脑,你们准备好了吗?
控制器通过探头监控ORP(氧化还原能力指标)和PH值,实时调整反硝化反应器(厚沙)的工作状态(进水速度与碳源添加速度)。
反应器中的细菌新陈代谢也随之相应变化,进而控制硝酸盐(PO4)和磷酸盐(PO4)含量。
这种动态控制方式让系统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解决了过少碳源或进水量过快,导致分解来不及。又或过多进水量,导致不起效,又或过多碳源导致水质突变等问题。
是不是太复杂了?我换个例子
玩过Zeovit沸石桶的鱼友就明白,过快的进水量,系统不能发挥作用。过多的碳源添加,会导致红泥。超量会让硬骨脱藻,变成荧光色。
反硝系统与我们人类身体的工作原理差不多,我们吸入氧气,利用碳源分解出硝酸盐。系统硝化作用,将硝酸盐最终转化为氮气(N2)通过水流消散。
再来个例子
我们常用的DSB(厚沙系统),厚沙中的厌氧细菌,负责分解硝酸盐。
DyMiCo系统用的也是这个原理,不过它的厚沙底是需要有水流通过,且需要碳源的加入。
现在你明白了吧?
DyMiCo系统与其它系统相近,原理都是一样的,万变不离其中,只是实现的方法不一样而已。
最后,底缸蓄水格也需要造流,但过大的造流不仅没有帮助,还破坏繁殖好的浮游生物。
所以特意找来下图的大螺旋桨水泵, 它原来并非为水族设计的。因为它的旋转叶大,出来的水流比一般的泵要柔和。直径30厘米的水泵,一小时5万升流量,只需要30W功率,非常省电。
DyMiCo系统的缓流泵
DyMiCo系统实物拍摄,有图有真相
黑色的底缸就是超大硝化反应器
反应器体积约一立方,里面装满厚沙(只是更讲究一点,包括有钙石,还有不同大小的砂质分层)。
反应器体积大约占整个系统的8%。这个规格的系统可以应对12吨水体。
水族馆中投入使用的DyMiCo系统
系统有三个泵,将反应后的水抽回到培育缸缸,反应器内产生负压,水能完全渗透进入到厚沙床中,进而进行反硝化。
另一个确保碳源和二氧化碳在整个厚沙床中输送和混合,(和钙反原理相同),反应后的水(干净的水)回流至缸。
最后一个承担反冲洗的作用,原理和我们平时用的RO机反冲洗原理差不多,将厚沙中的垃圾排出来。
下图是我画的手绘图,少了反冲洗的泵,大致原理应该没有错
通过监测的实时数据,电脑系统(控制器)会确保最佳的反硝化速率来调节注入量。
自动控制监控系统 ORP 与 PH值监测
为什么海洋馆都在用这个系统
最厉害莫过于水体的处理量,可以高达30吨水体。
如果用Zeovit这类碳源系统来处理大水体,太费药水。
所以DyMiCo在海洋馆很适用。试想,应对30吨水体的海洋馆仅需要300W的功率,还长年不用换水,这能省少下多少钱。
在没有蛋分,没有滤袋使用的情况下,大量的浮游生物将在封闭系统中繁殖起来,以前超难养的NPS现在也能活下来了
水族馆的一角
DyMiCo系统下的SPS珊瑚
DyMiCo系统下的SPS珊瑚
见证重未有过的开缸步骤
2011年,DyMiCo系统在荷兰水族馆投入使用,水体有12吨。大约有3000个珊瑚,其中包括超高难度的蜘蛛海棉,茉莉花等。
此外,在荷兰大学,DyMiCo系统已经运行了7年之久。生物状态将验证系统是否功 ,到底这个系统是否是吹牛B。
荷兰大学海水生物研究实验室
荷兰大学海水生物研究实验室
DyMiCo公司提供浮游生物的菌种和藻种,不过还是需要通过活石引入海水微生物。
在头一个月,都是超量添加这些浮游生物来让系统尽快成熟起来。具体包括浮游植物,牡蛎浆,活的桡足,还有各种冷冻鱼粮。
几个月后,一大堆不知名的虫子,小虾(扁跳虾)就疯狂得繁殖起来。在夜间,它们占领了整个底缸。
浮游动植物的种群建立起来后,实测出来的营养盐(硝酸盐和磷酸盐),含量都非常低,所以SPS, LPS和NPS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大混养。至此,系统建立成功。
通过电脑控制,又不用换水,只要补补碳源和充一下二氧化碳就好了,基本不用维护。是不是很爽呢?
挑战高难度的蜘蛛海棉,我们都喜欢的插花品种
我很想养蜘蛛海棉,查过资料,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
因为它的滤食的要求太高了,需要10微米左右的浮游生物,稍大一点440微米卤虫。
在我们的海缸里,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食物给它们。
但在DyMiCo系统下,一年来,不仅能养住,还能生长。即使在强流,高光下,状态也依然非常好。
火珊瑚,难度5星,从来没有人养活过
外观非常像我们养的SPS,但实际上它也是异养生物,具有肠道,能消化与进食。
也叫红珊瑚。
国内新闻非法野採画面中的常客,就是说,咱们祖国也有这珊瑚。
更多时候是被捞上来直接哂死变成装饰品,我从来没见过有鱼友饲养它们。
下面看看DyMiCo系统下火珊瑚
手中的火珊瑚已经养了一年时间,即使在DyMiCo系统下,生长也极其缓慢。
顶端偏白的地方是生长点,证明也能成功饲养了,这种顶部偏白的情况和SPS一模一样。
养活海柳海扇再也不是问题
钙轴珊瑚科(Calcaxonia),在海鸡冠目(Alcyonacea),近亲还有全轴柳珊瑚(Holaxonia),硬轴珊瑚( Scleraxonia )。
名字都很绕,这些珊瑚一般都在深海海域,所以鱼市场并不常见。
它以捕食微生物为生,所以生长形态都是螺旋支状躯干,并长有很多水螅体毛毛。
而那些小触手需要1到2000微米的食物,即0.001~2毫米大小。
鱼友能成功养活部分品种的海柳,大多来自于全轴柳珊瑚(Holaxonia),因为它们带有虫黄藻,但两外两个科目是异养生物,就是说养不活。
在DyMiCo系统下,这个三科目的珊瑚都能成功饲养。
连羽毛海星都能养活,火炎贝更不用说了
羽毛海生在鱼店里经常看到,国产货满大街都是。
一看到它们毛茸茸的触角就知道,它们也是滤食性的海星。
像毛发一样的触手带有粘液,小手将粘到的食物颗粒输送到身体中间的口器。
养过羽毛海星的鱼友知道,进缸后,它的手脚会慢慢脱落,最后只余下中间的身体然后死去。
在封闭的海水缸中成功养活它的例子从来没有,死亡的例子倒是数不过来。
DyMiCo系统下,这货活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么好的系统,为啥就没有人用呢?
因为这个系统太笨重了,它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水族馆的,一直以来只有商用版。
现在家用版也有了,我已经联系过厂家,但是要整个底缸(反应器)买回来,运费就受不了,体积重超过1吨。
而且占地空间太大,小缸也用不上,最小型号约80cm长的底缸。
DyMiCo家用版
不过不用担心,我在研究如何制作一个迷你家用版本。
今天就聊到这,下次再来和你聊如何打造家用版的NP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