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为这一年多的下海经历做个总结,主要是看到一年前在这个app留下的缸照,突然觉得这一年多太不容易了,分享一下心路历程,如有不妥,也请大家拍砖。 每个人应该都有下海的理由,我的理由应该是比较搞笑的,2018年7月在头条看了一个视频,是一个老外分享鲨鱼缸,当时觉得帅得不行,就搜索一下,后来发现弄个鲨鱼缸不换套房子不现实,但就在那时对海缸着了迷,没有任何人指导,光凭一股热血,在淘宝某大商家订了一整套,由于没有概念,缸是60的,造景是p石,铺了沙,其他主要设备现在看来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后来进了当地的一个海友群,跌跌撞撞开启了下海之路。
60小缸的故事-给刚下海小白的建议(4.14更新照片)
微信公众号
4、关于灯光 灯的重要性不用说了,本人主灯用的是ai26,补光用的t5两灯管,一蓝一紫,两个阳光几何单筒,蓝色加uv,这两个主要是给两个悬浮岛打光。本人最早用的k7,真正对灯的研究是换了ai以后,灯谱参考老何的一篇文章,总功率76,两个紫色最上面,两个蓝色低一点,白色再低一些,红色绿色一点点,其他不可调就不说了,白色我调得稍高,因为太蓝真看不惯,同时拍照也不好看,关于灯个人认为uv非常重要,这里的uv是指灯的uv,不是杀菌的那个uv灯,我觉得uv是发色的主要原因,所以uv我开的很大,所有补光都加这个,至于加补光的原因是ai的范围还是有限,边边角角光有点弱,同时led光源有点集中,珊瑚容易出现阴阳面,虽然阴阳面不能避免,但加补光可以避免可视范围内出现明显的阴阳面,之前小白的时候很怕光线过强导致脱藻,因为看帖子上面很多软体都是脱藻挂的,但实际加了这么光以后,软体也没大事,要知道本人的缸在阳台,阳台是开放的,白光也是很强的,我灯的总功率都150w了,但要注意有些低光的软体避免灯直射,有些散射光就好,至于生物的光线喜好,请参考余溪的文章,但光高中低是个概念,没法用尺测量,所以刚进缸的珊瑚先放缸底,不管软硬,三天后再向上挪,逐步找到光和流适合的地方。总的来说,只要水没问题,珊瑚状态好,软体丢下去就活,硬骨就要多尝试,水质决定生死,光流决定状态,硬骨晒不死的,进阶的时候在光和流上要多尝试,结合珊瑚特性,造景的需求,颜色的搭配把珊瑚放在最合适的地方。 下面是一个我化腐朽为神奇的一颗硬骨,来的时候是一个店家搭着飞盘送我的,原本是个绿色的鱼鳞,现在被晒成红色了,搭配白毛非常好看。
最近发生了一些事,忍不了来更新,本人的缸现在已经变成了危缸,缸整体向前倾斜,现在用的缸是静风听海整套买的,死贵不说,底柜竟然是夹板,用了两年竟然开裂,找客服,竟然直接把我拖黑了,我当场就震惊了,跟淘宝投诉,由于该产品没有承诺售后,无法维权,其实我不是真的想维权,主要是想让他们给个建议,竟然问了一句就拉黑,本人从头到尾都客客气气竟然直接拉黑了,真是气得爆炸,再次拨打淘宝客服,投诉他们服务态度不好,随意拉黑客户,淘宝客服说店家说我恶意评价,拜托,我叫客服去查,我有没有给过差评,真的是满嘴喷粪,过了一天静风听海小二假惺惺问了一句好,看来他们在淘宝客服的干预下把我解禁了,从此再也不想理这家店,并在群里广而告之,其他我就不想截图了,信就信,不信就不信,现在缸的图发一张,目前已经订了一个新缸,等这个危缸撤下来,我要发回给静风听海,让他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坑客户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