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驿站
提示
消息
桃花水母——落花时节又逢“君”

前天,小编在朋友圈里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很好吃”的小可爱....就是它?

哇,让我们看看大图??

好像....真的看起来甜甜的~?小编抑制不住好奇,想认识一下这只倒立水母了!


听说,它的触手含有共生藻,借由光合作用可以获取能量,所以白天时才会以倒立的姿态将触手朝上晒太阳。有时它们会聚集到浅滩上来获取更多阳光,却在退潮时来不及回到深水中,而被晒成海蜇干...蜇干...干...【请原谅小编笑出了声。


倒立水母与其他水母一样,会用触手上的刺丝胞捕食浮游生物,因为触手上的刺丝胞具有微弱毒性,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接近碰触它们哦。


?看我如仙女般高贵、优雅的泳姿!


看到可爱的倒立水母,不禁想到在小编家乡一种更有名的水母——桃花水母。刚刚过完端午节的屈原先生,也和最早发现桃花水母的地方同宗同源~

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它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

在动物学上,世界上首次记录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标本采自英国伦敦,定名为索氏桃花水母。

中国第一次发现桃花水母在1907年,是由日本人川井采得,经日本学者丘浅定名为“宜昌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一种小水母,它小到什么程度呢?——

水母体直径只有1.5-2厘米,水螅型阶段仅有数毫米大小。钟形身体的边缘有数百根短触手。


“淡水水母”

桃花水母是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对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且多呈酸性。它栖于淡水,所以英文名叫淡水水母。

“水中大熊猫”

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 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物种,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大熊猫。它们特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和了解物种的遗传、进化提供了条件。


桃花水母有粉红色的生殖腺,透明的伞顶,在水中浮沉漂荡,有如落水桃花。因此,中国古代称它们为“桃花鱼”。但又明确指出,桃花鱼“非鱼也”,因其水生,故名之曰鱼;又因其生于桃花开时,故名之曰“桃花鱼”。

在小编的家乡,可以说“桃花鱼”是家喻户晓,并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汉朝时,王昭君为了汉胡和好,远嫁塞外。昭君出塞合婚前返故里探亲,怀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弹了一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泪下,晶莹泪珠,滴入河水中,顿时化作体态透明的桃花鱼。 

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

《归州志》中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

1726年(清雍正三年)

《 古今图书集成》中曾这样细致而生动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不知避人,取贮盂中亦然。离水取视,不过如涎一捻,绵软无复形体。”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

《归州志》中有“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记载。其他古籍中还有:“桃花鱼形圆,薄如蝉翼,浮水面作翕张状。”对其出现时期说:“以桃花为生死,桃花既尽,则是无物矣。”

全世界100多年来只发现桃花水母11种。中国虽然种类多、分布广,但由于桃花水母生存的水体的水质被污染,自然环境遭破坏,生态失去平衡,能采到生活桃花水母的地方全国也不过二三处。因此,在中国,这一稀有物种已濒临灭绝。


2004年出版的《中国红色物种名录》,对生长于中国的9种桃花水母进行了权威的等级论证。其中——

中华桃花水母和信阳桃花水母为无危物种

宜昌桃花水母和嘉定桃花水母为易危物种

楚雄桃花水母、杭州桃花水母为近危物种

秭归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为濒危物种

短手桃花水母为濒危甚至极危物种。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微信公众号

海洋世界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