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驿站
提示
消息
【人在潜途】2015元旦anilao之跨年潜

2015元旦anilao之跨年潜


作者: PAUPAU


2014年的最后一天, 我们飞越海洋, 跨年追寻着菲律宾而去,这是我第二次到菲律宾,第一次,是去年三月在薄荷岛,那是一段度假式的潜水体验。而这一次,我带着救援学习的目标,还要立志提高水下微距摄影的水平。因此,这次的行程变得有点学术派的严谨。


经过一夜的飞行,我们一行十几人到达了熟悉的马尼拉机场,我提心吊胆的手持澳大利亚电子签证,过关斩将的一路顺利拿到了菲律宾7日免签入境许可。悬了一路的心终于可以放松了,接下来便是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穿过马尼拉市区,直奔终点站anilao一个名不经传的潜店。空气潮湿,透着刚下过雨的泥土气息,台风刚过,留下风浪未褪去干净。这个号称微距天堂的海湾就在菲律宾狭窄拥堵的街巷里, 慢慢展露出的头角, 带着青山的墨, 海面的碧, 一点点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潜店一杯暖茶, 一碗清粥, 褪去了满身的疲惫, 和眼球同时兴奋起来的, 还有心情, 我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跳入海中, 投身那一片蓝…


下午的潜水计划受台风的影响而被取消, 说不失望只是一种心灵安慰. 疲惫中,我就着鸡鸣狗吠也沉沉地入睡.醒来时, 度假村响起了音乐, 灯光处上的夜晚, 尽是兴奋得潜水员张牙舞爪地身影, 喧闹的动静可以点燃整座山头, 我和Mark去海边看看海浪, 期待明天能够顺利下水, 遇上了岸潜回来的梧桐和楠楠, 失望的透露”能见度太差,什么也没有!”. 让我们透心凉, 我不是一个极端利益主义者, 却单纯的希望, 能体会这个久负盛名的微距天堂,多多少少看到一些小东西!

Day 1 , 三潜,潜点:Kuala 、Arthus Rock、Cathedral rock

今天的天气,阴云密布,海面风浪也大。我们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听天由命。大家分成三组,我和Mark在摄影组,由George领队。这个腼腆的菲律宾大男孩,在未来的几天里担任起海底搜寻大使,为我们摄影组的数位寻找各种拍摄主题。 测试潜安排在不远处Kuala,船到达时,我们透过海面的波浪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底。大家高呼能见度不错!心情也瞬间亢奋起来,入海之后,看到20米的能见度,瞬间有种感觉,除了5米的设想,剩下15米都是白捡的。

这是我第二次真正意义上的水下微距摄影,一边下潜,一边从大脑调出各种微距摄影的知识,快门、景深、布光。。。。。书到用时方恨少,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吧。我对着珊瑚调整了许久的布光,方才找到一些感觉。由于5D3的防水壳没有选配TTL,只能靠自己去调整和体会了。在其他潜点比较稀罕的海兔,看这里是极其大众的。对于初学水摄的我,微距的最好模特就是它们了。这里有着形形色色的海兔,他们静若磐石,任你各种角度随意拍摄。可是照片的颗粒感太强,让我不解,出水面检查相机才发现,ISO昨夜被人调整为自动,憨笑之余,还是要感叹下水前设备检查不力,水下问题解析能力也太弱。这就是所谓的经验或者教训!解决了照片拍摄的噪点问题,在接下来的两潜里,我尝试拍摄一些活动的主体,包括一些黑背景的照片。Cathedral Rock是anilao一个十分有名的潜点,也有人叫它十字教堂,这里的十字架下埋葬了一个菲律宾的总统,一名热爱潜水的领袖,将自己永远和这片海留存在一起。这个潜点,确实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微距爱好者喜欢的小虾、小蟹。还有美丽的珊瑚和鱼群,广角也会找到发挥的空间。拍摄的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百微镜头对焦的困难,固定的物体还好,游动的生物,背景复杂的生物,或者水流下拍摄,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温习第一天的作品,勉强说能看,却没有什么眼球一亮的。不过,问题倒是发现了不少,诸如拍摄角度导致的问题,布光不均匀导致的问题,以及海底颗粒折射导致的问题。。。。这些都留待接下来的几潜中去慢慢修正吧。

Day 2, 四潜,潜点:Eaglepoint、Dead palm、twin rock、Semi Miguel(夜潜)

第二天,能见度依旧很好。来过anilao的Mark也承认这次的能见度不错。为了解决相片中反光颗粒的问题,我尝试将对焦灯调整位置,不直接打在拍摄主体上,灯光也调到红光模式。除此之外,拍摄期间不断地审视照片,也非常实用。尤其对于一些相对静态的物体,通过第一时间察看拍摄效果能够很好地优化相片品质。前两潜的深度相对较深,电脑表显示我停留在26.1m的位置,大深度对空气的消耗,导致我们无法在水下停留时间过长,而且微距的拍摄过于专注也会加速空气的消耗,所以,水下微距拍摄的另一个问题诞生了,如何省气地进行水下拍摄?实践证明:其一、除非特殊的拍摄主体,大部分微距拍摄不需要下到大深度完成,节约更多的空气,可以保障最长的拍摄时间。其二、顶流拍摄会瞬间消耗大量的空气,所以攀附牢固的物体,单手拍摄是一堂必修课。

今天的第三潜,twin rock是一个适合广角拍摄的海域,水流带来了大量的鱼群,围绕着层层珊瑚,如果再遇上一米通透的天堂光,那会是广角摄影者的天堂。由于美丽的珊瑚区缺乏一些小东西,我尝试着用微距拍摄海鞘、海草等生物,体会一下背后打光的通透效果,虽然事后证明,并无佳作,但是尝试和体验才是关键。

晚上的夜潜,让我们体会了这个微距天堂的名副其实。各种虾蟹崭露头角,西班牙舞娘扭动身躯,章鱼夜服潜行,峭壁的岩洞里随处可见休憩的狮子鱼、海曼。由于配重太轻,我不受控制地上浮,整个夜潜拍摄的过程都显得狼狈不堪。几乎只能靠攀着岩石来完成所有的拍摄。可惜了,数次遇见西班牙舞娘,也没有机会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究其原因,都是头套惹的祸。原来,头套里进入空气会产生如此大的浮力,再一次证实了,所有的经验都是从教训中诞生的。

Day 3,三潜。潜点:kirbyspoint, layag layag,semi migual

终于等来一个明媚的天, 潜导决定跨过海湾,到比较远的一个潜点,带我们去看豆丁海马。对这个只在图片上见过的小东西,我还真的很好奇。临近潜点时,看到四面八方的螃蟹船都在靠近,看来,豆丁早已名声在外了。不乏慕名而来的潜水员。水下,26米左右的峭壁上,开着一页海扇,单看四周围着的潜水员和吞吐的气泡,就可以断定,小豆丁在那没错了。下水前,George有交待,所有拍照的潜水员要有序,且不能时间太长。所以,大家只能排着队慢慢等候。轮到我时,仔细看海扇,眼神不好绝对找不到它,这个小家伙是伪装高手,绿豆大小的它趴在海扇上,颜色、形态与海扇无差异,如果不是它偶尔的挪动,肉眼是几乎无法辨识的。害怕后面的人着急,我拍了两张急忙游开。周边的峭壁爬满了黄色的海黄瓜,绝对是密集恐惧症者的大敌。我回到十几米的浅层,准备等待人少时再去会一会豆丁海马。终于在第二次拍摄时,捕捉到了它的几个瞬间。虽然形体不够舒展,也没有潜友们描述的那般美妙,但是,第一次看到豆丁海马的我,还是深深地满足了。

今天的第三潜是岸潜,任务是上开放水域的救援课。泳池的练习虽然完成,但是到了海里却完全不一样,海面的浪时常搞得自己手忙脚乱。水面拖带无意识的潜水员,一边脱卸装备,一边人工呼吸施救,这个课程反复了多次也不能顺利通过,可怜的教练吞着海水扮演无意识潜水员,让我于心不忍。这一项技巧与体力并存的课程,看来我还需要反复练习,只不过下一次谁还敢来扮演遇难者,就不好说了。笑笑之余,虽留遗憾,但是潜水的路上,我依旧前行,向自己的梦想不断靠近!

2015年的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年前的同一天,我在三亚寒冷的海水里完成了生命中第一次潜水,从此,我的人生就像游戏中捡到了能量源,充满了动力,一发而不可收拾。我的生命也因为有了海底世界的加入,变得宽广了许多。而世界变大的最终结果,是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和局促,原来我们的眼睛可以接纳更多,我们的心胸可以承载更多。2014年过去时,我记忆的匣子里装满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水摄、第一次组织潜水活动、第一次创建自己的品牌、第一体验低温潜水、第一次扛着气瓶和相机上下一百多台阶、第一次感受海底洞穴的幽闭恐惧、第一次把自己的爱好发展为事业、第一次成为别人眼中的勇敢者。。而这一切都和潜水有关。
过去的一年,我从印度洋跨院到大洋洲、太平洋、地中海。。。。。潜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新年的第一天,我依旧行走在世界的一角,穿梭在又一个海底的时空,改变了的是技能和心态,不变的是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热爱!


----------------------------------------

水知道:传播有价值的海洋资讯及潜水技术


关注我:padi321602


欢迎潜者们分享自已的故事,回复微信联系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