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驿站
提示
消息
雄性先熟雌性同体&雌性先熟雌性同体&性别转换

Protandrous Hermaphrodites 雄性先熟雌雄同体

雄 性先熟雌雄同体在生命前期和后期做为雄性,如果鱼群的社会环境适合,将变成为雌性。小丑鱼是最典型的雄性先熟雌雄同体鱼,虽然 dottybacks(Ogilbyina and Cypho spp.)也展现出这种雌雄变化。很多眷群或者群体生活的鱼类也会表现出这种性别转变。在群体中具有优势的鱼将发育成一个成熟的并且强横的雌性。在群体中 次一级的个体将成为有实际作用的雄性。任何在这个群体中的其他的鱼要么是顺从的雄性,要么就是像小丑鱼一样没有性别的。在群体中这些无性别的鱼等待着机会 变成为这个具有社会性质的群体中属于雌性的雄鱼。如果这只具有领导地位的雌性死亡了,这只实体雄性将转变为具有领导地位的雌性。在具有强弱次序的群体中的 无性别鱼或者顺从鱼(submissive fish)当中,那些有优势的鱼将变为实体雄性。

鱼 自身的性别是有其在群体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人工养殖情况下,2只在同一水族箱中的幼鱼将争出高低,来确定谁成为具有领导地位的成熟的雌性角色。因为条件有 限,这只担当顺从角色的鱼,最终变成雄性。将幼鱼放入同一个鱼缸这点很重要,因为现在还不清楚在转变性别后是否还会变化他们原来的性别。由于鱼缸中原先居 住的雌鱼会一直表现出对其领地的控制姿态,所以新放入水族箱的幼鱼都会变为雄性。

或许对于一些珊瑚鱼类最有利的就是这种根据群体社会条件的变化改变性别的特点。

Protogynous Hermaphrodites 雌性先熟雌雄同体

雌性先熟雌雄同体和雄性先熟雌雄同体完全相反。他们开始作为雌性,在会成长为功能雄雄。在少数鱼类中,所有的雄性都是有雌性性别转变过来的。没有一个鱼是以雄性出生的;他们肯定是转变性别鱼类的代表。很多wrasses,groupers,dottybacks,anthias,一些 gobies 还有angelfishes 大部分都是雌性先熟雌雄同体。配对这些鱼和雄性先熟的鱼一样比较简单,2只或者多只小鱼放在一起(或者一只大鱼和一只小鱼)这些鱼最终会变成不同性别而且形成阶梯式群体形式。

未命名2

African Pygmy Angelfish pair (Centropyge acanthops):是一种雌性先熟雌性同体鱼类,任意2只幼鱼在一起都将会变成雌雄一对。

Bi-Directional Sex Change双向性别转换

曾经人们认为顺序雌雄同体有可能他们的一生中只能转变性别一次。也就是说,如果一只鱼开始是雌性,后来变成为雄性。可以假定是雌性先熟雌雄同体不能再次变回他们初始的雌性性别。

这个关于顺序雌性同体的理论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最为广泛了解的例子是Gobiodon 和paragobiodon属的古比,以及尖嘴鹰鲷(hawkfisher,鱼翁科,cirrhitedae),以及最近发现的准雀鲷(Pseudochromidae)。珊瑚礁中的古巴(gobies)主要是雌性先熟雌雄同体鱼。他们先是作为雌性然后在群体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改变性别成为雄性。而且,如果雌性死亡或者消失,雄性有恢复先前雌性的能力(Munday et al.1998)。

这一发现在雌雄同体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海洋鱼类。对于珊瑚栖虾虎(coral-dwelling gobies )这种双向性别很显然有利于生存。这些鱼占用Acropora和Pocillopora两种珊瑚枝杈里的特殊空间做作为自己的家。他们几乎从来不离开这个在珊瑚的枝杈。所以,如果这种鱼想要继续繁衍存活下去,就只有两种办法:主动到四处寻找配偶或静待同类在他定居的珊蝴群中(或附近)定居。但是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也可能会付出昂贵的代价。如果离开珊瑚去寻找新的配偶的风险远大于因为等待配偶而失去繁殖机会,这种鱼就会保留雄性的生殖功能。当有新成员加入到珊瑚丛中,雌性先熟的特性决定新成员以雌性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因此一对夫妇就产生了。就繁殖成效来说呆在珊瑚丛中的代价是巨大的,雄性可以离开寻求新的配偶。如果独立的雌性被找到,将成功配对。如果另一个是雄性被找到,那么在珊瑚丛中的这个新加入的鱼将变回他原来的性别。

双向性别转换在这些物种中很难发现。双向性别转换被认为是保持比较高的繁殖成效以帮助物种存在而进化出来的。这些鱼普遍都是雌性先熟,但至于双向性别转换在什么程度下进行,我们现在还不清楚。有很多因素影响海洋鱼类的性别转变。虽然改变性别的主要因素是鱼群社会环境,但是还有很多因素会对性别改变有所影响。如果把两条雌雄同体的同性别的鱼放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或者将他们与同种鱼隔离开,这两条鱼之间便会分出等级高低。在一个包含少则几个多则成群的某一种鱼的社会群体中,除了统治地位的鱼以为其他鱼都可能因为群体环境压力进而变化性别。

STAY 觉得很赞